PRODUCT CLASSIFICATION
產品分類箱式高溫電爐和常規電爐在核心功能、應用場景、技術參數及設計結構上存在顯著差異,主要區別體現在溫度范圍、控溫精度、爐膛設計、加熱元件及安全配置五個方面。以下從技術特點、應用場景、選型建議三個維度展開對比分析:
一、技術特點對比
對比維度箱式高溫電爐常規電爐
溫度范圍800-1800℃(部分特種型號可達2000℃以上),支持高溫材料處理(如陶瓷、金屬、粉末冶金)。通常≤1000℃,適用于中低溫場景(如退火、烘干、簡單熱處理)。
控溫精度PID智能控溫,精度±1℃,支持多段程序編程(如30段),溫度波動小。機械式溫控或簡單PID,精度±5-10℃,溫度波動較大,難以滿足精密工藝需求。
爐膛設計密閉式結構,采用陶瓷纖維、耐火磚或氧化鋁纖維保溫層,節能性提升30%-50%。開放式或半密閉式,保溫層較薄,能耗較高,爐膛容積通常較小(≤10L)。
加熱元件硅鉬棒(1800℃以下)、硅碳棒(1300℃以下)或電阻絲(1000℃以下),耐高溫、壽命長。以電阻絲為主,成本低但壽命短,高溫下易氧化斷裂。
安全配置超溫保護、過流/短路保護、獨立急停按鈕,部分型號帶氣氛控制或真空功能。基本超溫保護,缺乏緊急停機或氣氛控制功能,安全性較低。
二、應用場景差異
箱式高溫電爐
科研領域:
材料科學:陶瓷/玻璃樣品燒結(如氧化鋁陶瓷1200-1600℃)、金屬樣品熱處理(退火、淬火、回火)。
化學實驗:樣品灼燒與灰化(食品、土壤、煤炭550-815℃)、催化劑活化(TiO?、ZnO 400-800℃)。
工業生產:
精密零部件熱處理(工具/模具淬火950-1100℃)、特種材料生產(耐火磚1500-1700℃)、粉末冶金制品燒結(鎢、鉬1600-2000℃)。
特殊應用:
文物修復(陶瓷文物600-900℃)、生物質能研究(秸稈熱解500-800℃)、危廢處理(廢樹脂焚燒800-1200℃)。
常規電爐
基礎熱處理:
金屬退火(≤800℃)、塑料烘干(≤150℃)、食品加工(如烘焙預熱)。
教學與簡單實驗:
中學物理實驗(金屬膨脹系數測定)、大學基礎熱學實驗(熱傳導演示)。
低要求工業場景:
小型鑄件預熱、簡單焊接預熱(≤500℃)。